顯示具有 股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股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北極星藥業(6550)


2011/10/24
吳伯文:新思維發展生技
http://www.nbic.org.tw/newsDetail.aspx?NEWS_ID=4162

2014/09
《生技風雲路》瑞華打造肝癌藥傳奇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922004314-260410
(生技風雲路)瑞華打造肝癌藥傳奇系列二
http://bio.ctee.com.tw/index.php?controller=news&action=cont&id=1337&cate=1
《生技風雲路》瑞華打造肝癌藥傳奇系列三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924002080-260410
《生技風雲路》瑞華打造肝癌藥傳奇系列4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925002337-260410

北極星返鄉 抗癌藥將問世 規劃回台上櫃 旗下ADI肝癌藥明年拚全球上市
吳董實事求是 大咖來相助
http://www.2to1agri.com/aptcm/RealTime.nsf/ByUNID/ECAB5B36FD41AC7F48257E3F00128278?opendocument


2015/6/11
孝子董事長救父 催生肝癌救命藥
http://www.storm.mg/article/52239

2016/1/30
北極星2/15每股105元登興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30000180-260206

2016/2/23
北極星肝癌新藥ADI-PEG20如何?
http://estock.marbo.com.tw/asp/board/v_subject.asp?ID=7611928&boardid=116

2016/3/7
北極星新藥 啟動2/3期臨床試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07000187-260206

2016/03/15
興櫃瘋生技 誰會是下一檔消風股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7239

2016/3/20
新藥夢醒時分,看懂四大操作手法!
http://finance.technews.tw/2016/03/20/investment-in-biotech-stocks-method/

2016/4/9
揭開ASCO的面紗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409/676904.htm

2016/7/6
北極星抗癌藥 三期臨床啟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06000198-260206

2016/7/18
北極星的肺間皮癌力拚2018藥證
http://mag.cnyes.com/Content/20160718/01cdd05b8aa346679b0220a5938b2556.shtml

2016/9/4
北極星 旗下新藥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報告
http://udn.com/news/story/6/1939715

2016/9/5
北極星新藥 年底啟動一期臨床試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905000190-260206

2016/11/29
北極星ADI-PEG 20搶攻肝癌一線標準療法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129003599-260410
北極星發表肝癌臨床試驗結果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129003169-260410

2017/4/28
北極星臨床數據佳 將增資7.2億元投入研究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162/2432373

2017/06/13
新藥控制率100%:抗癌原理更有趣
http://www.pd1.cn/targeting-drug/2445.html

2017/07/07
大股東正文力挺 北極星藥業-KY現增資金到位
http://news.cnyes.com/news/id/3859499
2017/07/10
北極星現增7.2億元到位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074/2573377

2017/07/12
《興櫃股》北極星藥業-KY與北京鍵凱合作,確保原料無虞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713003192-260410

2017/7/17
拚明年提出查驗登記 北極星 向FDA申請肝癌藥臨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17000164-260206




人物專訪-陳紹琛:生醫進軍海外 先歐美再中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9000052-260202
陳紹琛 美FDA職位最高華人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090156
藥物審核尖兵-專訪陳紹琛博士
http://tcog.nhri.org.tw/news/art31.htm
北極星(瑞華) 吳伯文 …難獨占 陳紹琛
http://alveice.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907.html



穿夾腳拖的老黑胖子
http://mark618.pixnet.net/blog
北極星藥業(6550)和他的抗癌藥ADI-PEG 20
http://mark618.pixnet.net/blog/post/116597087
我的北極星 - 北極星藥業(6550)
http://mark618.pixnet.net/blog/post/114604148
再談我的北極星藥業(6550)
http://mark618.pixnet.net/blog/post/113824946
三談我的北極星藥業(6550)
http://mark618.pixnet.net/blog/post/117205288


(必富網)ADI-PEG20繫傳
老揚大開講
http://www.berich.com.tw/DP/talktalk/talk_detail.asp?ii=182053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2017/06/23 F-慧洋股東會


今年換地點,看到2個以前看過的,有的人今年沒來
旁邊做一個持有零股的人

沒特別的新消息,今年股東會股東提問,大都在之前新聞都有講過了,回答內容沒有太大差異

不太想寫提問的內容了


一、油價不貴,節能船還是有效益

、下半年景氣應會好一點

三、暫無併購四維航
股東會中解除董事競業禁止之限制時,除了原公告黃董外
,增加了藍董去當四維航的顧問

四維航業跟慧洋比差多了
雖說暫無併購四維航打算
不過藍董的持股,真要併也是藍董說了算

四維航現在也換跟慧洋有關係的人來經營
四維航目前體質比較差,現階段合作是好選擇,
除非能用很便宜的價格併購

等景氣起來,四維航也會慢慢起來

2家負債比都高,四維航又不專注在航運,去弄綠舞莊園

慧洋自己也常在增資,買船,未來可想的到也會再增資

公司還是不要找自己小孩來經營,專業性比不上上一輩


之後另從新聞得知:
藍心琪轉任藍俊德與朋友合資的藍海航運總經理
藍心瑩綠舞莊園國際觀光飯店執行長

四維航持股52%的綠舞,飯店與園區耗資22億元,前夏都營運總監林煜迪擔任總經理。綠舞蘇澳公司已簽約取得「蘇澳港觀光暨轉運專區」18年的經營權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慧洋-KY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增資案

董事會:慧洋-KY(2637)決議4億元現增每股發行價格28元,10/20-10/26繳款期間

2016/10/03 07:16 財訊快報 編輯部

本公司決議現金增資訂定實際發行價格等相關事宜
1.董事會決議或公司決定日期:105/10/03
2.發行股數:40,000,000股
3.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
4.發行總金額:新台幣400,000,000元
5.發行價格:新台幣28元
6.員工認股股數:增資發行新股10%,計4,000,000股,由員工認購。

7.原股東認購比率:本次增資發行新股80%,計32,000,000股,由原股東按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所記載股東持有股份比例認購之,每仟股認購約62.13946608股,惟實際認股率以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所載之股數為準。

8.公開銷售方式及股數:增資發行新股10%,計4,000,000股,對外公開承銷。

9.畸零股及逾期未認購股份之處理方式:認購不足一股之畸零股者,得由股東自行在認股基準日起五日內向本公司股務代理人辦理併湊整股之登記,其放棄拼湊或拼湊後仍不足一股之畸零股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之,如因股本變動致認股比例發生變動,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本次現金增資原股東及員工放棄認購或認購不足部份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之。

10.本次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有普通股股份相同。
11.本次增資資金用途:擴編船隊,建造新船。

12.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105/10/17
13.最後過戶日:105/10/12
14.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05/10/13
15.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05/10/17
16.股款繳納期間:105/10/20~105/10/26

17.與代收及專戶存儲價款行庫訂約日期:俟正式簽約後另行公告。
18.委託代收存款機構:俟正式簽約後另行公告。
19.委託存儲款項機構:俟正式簽約後另行公告。


20.其他應敘明事項: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40,000,000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整,業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5年9月8日金管證發字第1050035665號函申報生效。

~~~~~~~
中央社新聞 2016/07/29 17:33 
日  期:2016年07月29日

公司名稱:慧洋-KY(2637)
主  旨:慧洋-KY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增資案

發言人:薛亦駿
說  明:

1.董事會決議日期:105/07/29

2.增資資金來源: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

3.發行股數(如屬盈餘或公積轉增資,則不含配發給員工部分):普通股40,000仟股

4.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

5.發行總金額:暫計新台幣1,160,000仟元

6.發行價格:暫訂每股29元

7.員工認購股數或配發金額:增資發行新股10%,計4,000仟股,由員工認購

8.公開銷售股數:提撥增資發行新股10%,計4,000仟股,對外公開承銷

9.原股東認購或無償配發比例:本次增資發行新股80%,按認購基準日股東名冊記載之股東持股比例,由股東認購。

10.畸零股及逾期未認購股份之處理方式:認購不足一股之畸零股由股東自行拼湊成整股,其放棄拼湊或拼湊後仍不足一股之畸零股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之,如因股本變動致認股比例發生變動,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本次現金增資原股東及員工放棄認購或認購不足部份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之。

11.本次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有普通股股份相同。

12.本次增資資金用途:建造新船款項

13.其他應敘明事項:

(1)授權董事長於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呈奉主管機關核准後,訂定認股基準日、股款繳納期間及增資基準日;本次增資作業其餘未盡事宜,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

(2)本次現金增資計劃之重要內容,包括發行條件、計畫項目、暫訂價格、預定進度及預計產生效益,暨其他有關本次現金增資相關事項,未來如因主管機關核定及為因應客觀環境需予修正或變更時,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之。

~~~~
個股:慧洋-KY(2637)籌建新船,擬辦理現增4000萬股,前7月每股盈餘1.75元
2016/08/03 10:52 財訊快報 劉居全 

【財訊快報/劉居全報導】慧洋-KY(2637)公布今年前7月合併營收為62.28億元,年減4.33%,營業利益為9.80億元,年減32.69%,稅前純益為8.96億元,年減29.72%,每股盈餘1.75元。而為了建造新船,慧洋-KY決定將辦理現金增資,預計發行股數40,000仟股,原股東現增認購新股保留80%,每仟股約62股。

  而慧洋-KY今年度共有10艘新船加入營運,預計8月至年底,尚有5艘新船準備交船營運。目前平均船齡為5.89年,船隊保持輕齡化優勢,總船隊規模已達109艘。


  慧洋-KY日前董事會通過授權,預計於日本船廠村上秀造船(Murakami Hide Shipbuilding)及日本海洋聯合造船(Japan Marine United Corporation),分別建造液化石油氣船一艘(LPG/6,400DWT)及油輪二艘(Oil Tanker/115,000DWT),將有助於船隊多元化發展。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會計師看時事/賺五毛給一塊…股利從哪來2015-06-19

會計師看時事/賺五毛給一塊…股利從哪來
2015-06-19 04:03:26 經濟日報 江美艷、朱應舞

又到6月股東會旺季。由於公司法規定公司必須在年度終了後六個月內召開股東會,所以公司一定都會趕在6月30日之前開完股東會。據統計,有九成上市公司股東會都集中在6月,為了增加股東參與股東會行使股東權利的機會,並避免股東疲於趕場,主管機關於今年將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單日家數上限再調降至100家。

多數股東在股東會最關心的兩件事,莫過於會送什麼股東會紀念品?會拿到多少配股?某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標題是「某上市櫃公司賺五毛,但卻給股東一塊錢的股利」,「賺五毛給一塊」的好康吸引了我的目光,股東或許會問,上市櫃公司這樣分配股利究竟是合理還是違法?為什麼有些公司賺五毛發兩毛,有些公司卻賺五毛大方給一塊?這是什麼原因呢?

「股利」主要有「股票」股利及「現金」股利兩種,而股利分配來源包括盈餘法定盈餘公積資本公積三種。這三種來源都得以股票或現金的形式發給股東。

第一種:用盈餘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指的是用「保留盈餘」發放股票及現金股利。保留盈餘包括公司以前年度未分配的累積盈餘以及當年度的盈餘,簡單說就是指公司歷年來賺的錢(損益)沒有分配出去而累計下來的結果。

依照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沒有盈餘時是不能夠分配股利的,即使有盈餘,也不可以隨便分配,而應該依公司章程規定的方式分配。

第二種:用法定盈餘公積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以法定盈餘公積分配股利的前提是必須在公司沒有虧損的時候,按股東原有股份比例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但是以法定盈餘公積分配股利,仍然不可以隨心所欲,而應以法定盈餘公積超過實收資本額25%的部分為限。

第三種:用資本公積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以資本公積分配股利的前提也是必須在公司無虧損的時候,若有虧損,應先彌補虧損後,才可以分配。

至於資本公積分配股利,僅限於發行股票超過面額所產生的股本溢額,或受領贈與所得的全部或一部分,按股東原來持有股份比例發給股票或現金。由於近來國內會計處理改採國際會計原則,且交易型態日趨多樣化,「資本公積」細項累計已達近20種。以下舉幾個常見的例子說明:

以發行新股方式進行「企業合併」,發行新股價格超過股票面額產生的合併溢價,性質和上面所說的股本溢價性質相同,所以可以作為發給股票或現金股利之用。

母公司出售持有子公司的部分股權而產生的資本公積,而母公司仍有控制力(如原持股90%,現金出售5%後,餘85%仍保有控制力),這部分的出售屬於「實際取得或處分」投資,所產生股權價格與帳面價值的差額,也可作為發給股票或現金股利之用。

若母公司並沒有實際取得或處分子公司股權,但被動的只因子公司權益的變動,而使自身持有子公司的權益產生變動,所調整的資本公積(如子公司現金增資而母公司未等比例認購,使母公司對子公司持股比率從90%降低為85%),因為母公司並沒有實際取得或處分的行為,所以這部分產生的資本公積,是不能用來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

公司發行認股權或可轉換公司債產生的資本公積,因為僅是會計處理上過渡性質產生的科目,不能用來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另外像常見的「組織重組」而產生的資本公積,不是實際向第三人取得或處分的情況,所以也都不能用來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

以上簡單歸納能作為分配股票股利及現金股利的幾項來源。發放股票股利可保留帳上現金,但是會膨脹股本,稀釋獲利;反之,現金股利不會膨脹股本,但會支出大量現金,亦不利尚需大量資本投入的產業。

其實股利發多發少,配股票還是發現金,關乎公司的股利政策、未來營運規劃以及股東的期待。股東們拿到高額股利固然高興,但若是公司向銀行借了很多錢,導致負債比率過高,借錢的目的不是用在清償債務或擴充營運,而是用來發放現金股利,應該並非股東所樂見。總之,股東還是應該充分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避免因小失大,贏了股利,輸了股價。

(作者是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協理,本專欄每周五刊登)

http://udn.com/news/story/7244/1002654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發行ECB(海外可轉換公司)之優缺點



就發行公司而言-優點:

1)增加籌資管道
隨著公司不斷擴展、機器設備汰舊換新等,均需要龐大的資金做後盾,公司不能完全依靠銀行借款、現金增資來支應,必須要有多種籌資工具,以使公司的資金來源多元化、財務調度靈活,而企業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亦為其籌資工具之一,且其資金的募集不會受到國內資金的排擠,而耽誤了公司的計劃。 

2)引進外資法人
公司可透過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引進外資股東或與外國公司進行策略聯盟,達到佈建海外市場及強化股東結構的目的。

3)對有外匯收入公司,可有匯率管理效益
對有外匯收入公司,發行與外匯收入同幣別之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可收自然避險之效果,達到匯率管理效益。

4)轉換後可改善財務結構
轉換之後,雖會對每股盈餘造成稀釋,但股本增加、負債減少,則財務結構改善。
5)發行條件具有彈性
海外可轉換公司債性質介於權益證券與債務證券間,發行條件可在權益證券或債務證券之間做彈性調整。

6)股權膨脹及稀釋效果非立即反應
由於企業在發行時並非立即釋出大量股票,故不易立即造成股價之波動及每股餘之稀釋。且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的投資人組合包括: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等,投資的誘因各有不同,對於何時該轉換見解也不盡相同,致轉換的時點亦不同故股權膨脹及稀釋效應不明顯。 

7)擴展發行公司國際知名度
主辦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的承銷商多為國際知名證券商,發行公司透過其所安排的巡迴說明會,將自己的產品、業績、未來發展方向直接與當地的投資人溝通,而提高國際知名度。

8)增加相同流通在外股數,可取得較多資金
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其發行價格常較時價為低,故若以增加相同數量之股票為前提,則透過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後再轉換為股票的方式,將較以直接現金增資的方式所能獲得之資金為多。

--------------------------------------
就發行公司而言-缺點:

1)發行成本較國內現金增資及國內可轉換公司債為高 

發行海外可轉換債承銷費約為2.0%,發行國內可轉換公司債承銷費約為1%1.25%,現金增資承銷費約為0.5%1.5%,且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還有國外律師、巡迴說明會、印製英文公開說明書及負債權人之利息所得稅負20%等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均較高。

2)轉換時點之不確定
由於投資人的轉換時點無法掌握,故發行公司對於轉換為普通股之時機及數額無法預測,一切之債息、股利、長期資金計劃及權益計劃將無從訂定;又由於以外幣計價發行,使發行公司曝露在匯率風險之下的部位增加,增加了財務結構管理及匯率風險管理之困難度。

3)資金不能自由轉換為台幣使用
資金僅限以外幣運用,若欲兌回為台幣使用,則需按照中央銀行之規定辦理

4)再融資風險
當股價未盡理想,投資人將無意願將債券轉換為股票,除非當初發行時設有強制轉換條款,否則公司會有到期還本,面臨再融資的問題。

5)財務調度受限制
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通常為無擔保公司債,為確保轉換公司債投資人的權益,其發行條款通常會訂有若公司發行有擔保公司債時,該轉換債比照有擔保公司債,設定同等級之債權或同順位之擔保物權。

6)後續服務、手續較繁瑣
發行公司每月及每季需向中央銀行及證期會申報資金運用情形或轉換情形,不定期辦理債券轉換為普通股與轉換價格的調整,且在某些情形下,必須通知國外受託人並公告,發行公司相對要付出相當多的人力與物力。

7)影響公司經營控制權的程度較現金增資嚴重
根據我國證券交易法第28條之1的規定,上市或上櫃公司,於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時,必須提撥發行新股總額之10%對外公開發行;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則全數在海外公開發行,除非大股東在海外買進,否則,將來海外可轉換公司債轉換成普通股後,對公司經營控制權的稀釋程度,將較直接發行普通股嚴重,從而影響經營階層的穩定性。

--------------------------


※投資人投資ECB有下列相對優點:

1)與股票相比,不但可保本亦可享受股市上漲時之資本利得
轉換公司債與股票相同,具有市場價格。其市場價格之下限即為公司債之市價,上限即為股票之市價,且轉換公司債與股票兩者之間有連動性,因此轉換公司債不但保本性較股票強,亦可與股票同樣享受漲價利益,是投資人保本生息最好的投資工具。

2)較普通股股東更為有利的清償地位
投資轉換公司債在未轉換前視為公司的債權人,只有在轉換之後才是公司的股東,若發行公司經營不善,而宣告破產,債權人享有優於普通股股東的清償地位。

3)利息所得稅負由發行公司負擔
因持有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之投資人以外資為主,公司為手續上考量及吸引認購意願,而自行承擔20%之利息所得稅扣繳稅負,因此投資人之投資成本可減少。
4)遺贈稅節稅規劃工具
因遺贈稅課稅制度係採屬人主義,最高課稅稅率為50%,個人綜合所得稅係採屬地主義,最高課稅稅率為40%,故投資人可利用每人每年一百萬贈與免稅額及開立OBU帳戶的方式認購海外可轉換公司債,達到節稅規劃的目的。

----------------------------------------------

※投資人投資ECB有下列相對缺點:

1)產品複雜,不易估值及避險
轉換公司債基本上是公司債與普通股買進選擇權混合的金融商品,估算其價值牽涉公司債之市價與股票之市價,且不等於兩者之和,如再加上可贖回條款、可賣回條款、轉換價格重新訂定或再設定條款,事實上已可算是當今世界上最複雜的產品了,所以價格不易估算,影響投資決策的正確性,當然也不易避險了。

2)利息短收的問題
投資者以轉換溢價購買轉換公司債,隱含普通股買進選擇權的價值,若股價大幅跌落或長久持續疲軟時,將永遠無法轉換,賺取資本利得。且轉換公司債票面利率偏低,其屬於純粹債券之價值遠比債券面額低,故如無轉換之價值,持有這樣的轉換公司債,除非有投資人提前賣回權,否則將債券持有到期將短收利息收入。

3)複合風險及再投資風險
投資人投資轉換公司債最主要是看中轉換價值,但從公司債轉換到取得普通股的轉換時點及轉換所需時間,投資人無法完全掌握,投資組合會改變而無法管理,容易發生資金不對稱的情形,同時面臨再投資風險。

4)流動性風險
發行公司屆期以原幣贖回可轉換公司債,持有外幣之投資人欲兌回成新台幣時,兌換額度可能會受限於央行之外匯管制措施。
海外可轉換公司債投資策略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猜想F-慧洋配發103年現金股利3元

藍董去年股東會提到跑航運業的記者張小姐,應該就是張佩芬小姐,另一個常報航運業的記者是曾仁凱

實事上關心公司,看久了連報導的記者也會知道是誰


股利今年全配現金3元,數字讓人驚艷
原猜是現金2.25~2.5元,再加一點股票股利
私心希望還能配一些些股票

股利政策跟以往不太一樣,近4年趨勢股票股利減少,現金增加

股利殖利率來看今年真是超高,以今天3/20收盤價38.4來看,殖利率7.8%,很多買好幾年的股東若以其成本來看,真是好

感謝公司的努力,股東應該沒人會嫌少的


不過其它家同業都沒發這麼高,去年股東有提希望未來都發2.5元,那3元是為何呢?公司今年還是有資金需求

猜一下原因
1.以前講的早晚會給股東一個交代,今年船也達到100艘了
2.去年、前年股東會都有股東講希望提高股利,從善如流
3.提高公司能見度,跟同業比讓人驚艷,吸引投資人注意
4.為今年發行ecb鋪路,今年發行折價應該不多,會溢價嗎?
真的溢價發行
5.通常會希望每年股利政策穩定,表示公司看好未來獲利狀況?未來常有機會配3元嗎?


提醒大家
F-慧洋(2637)5/29(五)召開股東常會,
股東會召開地點:台北市仁愛路三段145號2樓(空軍官兵活動中心),會中將改選第四屆董事及獨立董事。




慧洋近五年每股獲利與股利政策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轉貼)20150128慧洋小型法說會-忠孝大分享

1.103年股東會股東提問沒想到藍董主動講未來會在紐交所上市,不過這次錄音檔中發言人說目前沒具體計畫

2.錄音檔中也有人提問公司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去年股東會也有人提)

有空大家今年也可參加股東會104/5/29(五)

----------------------
潘'r回:
一、
股利:現金為主,股票比較少
ECB(時程何時):每月開董事會,有討論後會發布重訊

二、
藍董說現金流充裕,公司現金流增加是指?
1.長租每天有租金收入
2.之前發GDR
---------------------------


(轉貼)20150128慧洋小型法說會-忠孝大分享
值得一聽

---------
散裝景氣何時轉好,結構上調整沒那麼快

策略:保守一點,利用長約,保障長期獲利,今年交船15節能船,毛利比去年(103)好,因船價平均比去年103年低,其中轉賣3艘,對毛利沒貢獻,有業外收入約1900萬美金


日幣維持這水準,還款現金流上也比較輕鬆


整體上航運景氣不理想,認為對公司今年還是不錯的一年,交船多,又有賣船


太環境不好,租家經營不好

在轉約比較不利,比較嚴重的況狀面對違約的風險,破產

前10大客戶,去年大概有一半船商有賺錢


慧洋是船東,租船給別人賺長期契約,租家也有很多公司賺錢

航運市場本就上上下下,有技巧去避險,用衍生性金融商品or訂長約,租家與客戶訂(COA)長期載運合約,獲利也比較穩

TOP10租家,大部份狀況還不錯,歷史久錢很多,存很多錢


日幣負債金額折合美金7~8億左右,占整體負債6~7成

日幣眨值,日幣負債折美金會變小,最後報表用美金結,負債會減小,淨值會增加(營業外調整數)


日幣影響最主要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上也有但比較小,跟功能性貨幣設定有關係

103年日幣跌很多,去業外共賺5800萬美金,在日幣這方面約1100萬左右

損益表上,跌1日圓,增加60萬美金


毛利已把折舊算進去

原則上365天都有租金收入,公司是估360天,每2年半要進塢修理1次,租金收法每天收
進塢維修不算租金,2年半要進塢1次,新船1次7~10天


1.不做大陸國營企業生意

2.整體來看日本船跟中國船比不見得比較貴,日本船市場上10年,20年以上還有二手價,比較耐用
3.整合,散裝市場太大,船東很多,若中國航商加起來10%算高估了,也不可能用殺價競爭把其它90%趕出市場
4.沒有考慮買回庫藏股,現金投資船比較有意義
5.其它交易所上市,提高知名度,態度開放,目前沒具體計畫

6.美元升值,開心因收入美元負債日幣;美元升息,利息增加,但市場利率太低,造船太多,升息不見得是壞事
7.長約保障,若租家提前解約,不是想停就停,想解約錢賠來,賠錢解約如何算(租金價格-市價)*殘餘天數=談的基準,租金低點談還船不見得是壞事,賠的錢再去做更多生意,怕的是倒閉
8.1船1公司,建立防火牆,法人獨立,船東怕人家來扣船
9.今年換約是不是不樂觀,航運市場一直不好,大型船有核心競爭力的船換約頻率很低,巴拿馬7-8萬噸平均租約8年,capsize租約15年,營收核心的船隊換約比率很低,1/3在換約大部份是小船,新船帶來的營收彌補效果大於換約
10.5年內到期負債近200億元如何還,賺錢還,營運現金流15000萬近年有成長,船耐用25年,借款8年,有些可展延,最壞狀況賣船

11.最壞狀況:營運對象違約倒閉
12.對抗不景氣,長約、長期伙伴、最好的船,正確投資,不要貪心,鎖定長約,穩定客戶,成本
13.120艘船,以目前人力考量,大約抓的數字
14.核心競爭力:船好,信譽好,客戶好。認真

自營船賠錢,油價低有幫助,會賣船不賠就好

歐元升貶對慧洋幾乎沒影響

壓艙水處理系統


簽長約的船很少賣,要租家同意


新船毛利50%,為何客戶讓你賺不自己訂船,租賃市場沒人知你成本多少,賺多少,談生意現在市場8仟元,我有這個有,又有那個,算你1萬元就好


船舶航運業分工,風險分散

買船,管理,營運,每家個不同段
大家比較利益不同
船東背貸款,管理賺辛苦錢,營運承擔市場上下風險

船保險保額,貸款*120 、帳面價值*110、市價,哪一個最高


公司成功因素:… …管理能力(看成本,管理人數跟船的比),運氣


費用很穩定,第三,第四季沒有加薪水,3-4月,第2季會有薪水費用


融資租賃也是承租方,屬金融性出租,租出去的船算期租


保險費1500萬美金左右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高獲利低股利」股票,這樣投資才賺錢!

2637是F股
買船資本支出也很大
自由現金流常是負的
股利須併入個人海外所得
並不受本國法令為了鼓勵分配盈餘給股東而對未分配盈餘加徵10%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規範

----------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4-107995?page=1

「高獲利低股利」股票,這樣投資才賺錢!
撰文 / 理財贏家俱樂部


2014/05/20

如果公司有獲利卻不配發股息,理論上公司每股淨值將會提高,股價則也會同步上漲。特別是在台灣的稅制下,股東出售股票所得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毋須課稅,這讓小股東如果選擇不配股息而從出售股票賺價差,在租稅上來看更為有利。

2011年4月18日,註冊於英屬開曼群島,以海外公司名義在台灣上市的TPK Holdings(以下簡稱「宸鴻」)董事會決議配發股票股利每股0.5元。由於宸鴻上一年度每股盈餘高達23.83元,卻僅配發0.5元的股利,不僅讓 宸鴻投資人直呼公司過於小氣,甚至引發立法委員質詢金管會官員,認為宸鴻有逃漏稅之嫌。

宸鴻的「低股利」政策

對於低配股政策,宸鴻財務長劉詩亮表示,宸鴻所從事的觸控面板生產,是一個高速成長與資本密集的產業,所以公司必需不斷地投資新產能來拉大和競爭對手的距離,這也使得公司過去這幾年來的現金流一直是負的。換言之,宸鴻賺到的錢必須再投入資本支出,因此無法發放股利給股東。其次,宸鴻是一間控股公司,主要獲利是來自認列旗下子公司收益,本身並無現金收入,如果要發放股利,必須從其他事業體匯回資金。而由於宸鴻主要事業體在中國大陸,以中國而言,資金匯出會被扣17%∼20%的稅金,為了發股利反而讓政府額外課稅對股東並不利 ①。

對於宸鴻的說法,不少法人表示贊同,並指出不少國際大公司, 如蘋果電腦、Google和巴菲特的控股公司—波克夏.哈薩威等,都是以不配發股利聞名。特別是當公司在高速成長時,與其將現金支付給股東,還不如保留在 公司來幫投資人賺取更高的報酬。這樣的說法或許很切合一些長期或是有租稅考量投資人的預期,但相對許多小股東而言,買進股票的目的就是要獲利,與其等待公 司未來不可知的高成長,還不如早點落袋為安,才是真正的「鼓勵」。

由於宸鴻是一家外商上市公司,並不受本國法令為了鼓勵分配盈餘給股東而對未分配盈餘加徵10%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規範,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家高獲 利卻低配股利的公司,這樣的「低股利」政策自然引發了一個有趣的討論,「當公司有獲利時,究竟是發放股利讓所有股東共享公司榮耀好?還是應該把資金再投入 換取公司未來更高成長性?」


不同股利政策的良窳

一家高成長公司如果選擇不將賺取的利潤發放股東,而採取再投資的策略,理論上可以幫公司帶來以下好處:


(1)如果公司成長策略正確,可以在減少公司經營風險下,在未來創造更高的報酬,為股東追求長期股東利益。

(2)上市櫃公司配發股利,市場價格會同步扣除權值(除權息),股東等於沒有實質獲利,而且配發的股息會被併入個人利息所得中課稅,對股東而言,參與上市櫃公司除權息不全然有利②。相反地,如果公司有獲利卻不配發股息,理論上公司每股淨值將會提高,股價則也會同步上漲。特別是在台灣的稅制下,股東出售股票所得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毋須課稅,這讓小股東如果選擇不配股息而從出售股票賺價差,在租稅上來看更為有利。更何況公司配息等於強迫股東接受獲利點,如果公司選擇不派息,讓股票因為淨值增加自然走高,股東可以自己決定出售股票時機點,反而對股東較有利。

(3)對公司而言,採取長期不配息政策,可以吸引高個人稅率且偏好長期持有的投資人,有助於股權穩定。

(4)如果發放股票股利(盈餘轉增資),會讓公司股本擴大,如果未來盈餘成長無法趕上股本的擴大規模,反而會讓每股盈餘(EPS)下降,進而造成股價下跌。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一家公司選擇不發放股利(或低股利政策)時,對股東有何不利影響呢?

首先,對小股東而言,由於和大股東及公司經營者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的關係,如果公司再投資效益並不如預期,小股東可能是最後才知道的一方,進而可能落得什麼都沒有。若能夠定期收取股利,至少可以將部分獲利落袋為安。這也是傳統「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思維③。

其 次,由於現行公司會計制度和複雜的母子公司交叉持股型態,小股東不見得能充分了解公司盈餘的品質,例如某項盈餘究竟是如何認列的?公司帳面上的盈餘到底是 真的有現金進來,抑或只是紙上富貴?因此,藉由公司發放現金股利(高比率現金股利),也等同是股東做為檢視公司財務能力的指標④。

最後,公司定期發放股利一方面可以吸引追求固定現金流的法人投資人,如退休基金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一些需要固定現金流的散戶投資人的投入⑤。

究竟一家公司在每年稅後盈餘中,扣除法定提撥及公司預定提撥計畫外,應該拿出多少錢發給股東?在學理上有幾種建議模式:

剩餘股利政策:這 是指公司在決定股利數字時,應先將公司未來發展資金需求列為優先考量,待所有預定資本都提列完成後,再將所餘資金作為股利發放股東。這樣模式多出現在高速 成長性公司,這或許最利於公司長期發展,但對小股東而言,卻可能是收到股利最低但承受風險最高的模式。而公司保留太多現金也容易讓公司經理人提出過多而不 當的計畫。

固定股利政策:這是指公司不管盈餘數字,每年都固定發放一定金額股利。

這種模式常存於營收穩定或財務良好的公司。最大的好處是讓投資人清楚知道公司股利政策,容易吸納中長期投資者。

穩定股利率政策:這是指公司股利是由每年稅後盈餘固定分配率決定(如稅後盈餘的80%),這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同樣可以清楚推算公司的年度股利。

固定股利加分紅制:這是指公司股利政策日常採取固定股利政策,如果遇上年度營收獲利超過預期,再以額外分紅股利方式回饋股東。

以 上四種股利政策何者為佳?其實並沒有定論,要端看公司董事會對於公司自身財務狀況、公司未來發展所需資金和潛在投資機會而定。只是目前台灣許多公司也多以上述理由為藉口,多數仍未有明確的股利政策,在同樣的獲利數字下,年年股利數字不同,甚至利用股利的宣布來創造炒作自家股票的題材,實在不好。建議公司董 事會應認真思考公司短中長期發展方向,建立明確的股利的政策,並於公司財報或是公司網頁上公告,讓投資人有所依循,也減少不必要的投機預期心理。


注釋
① 宸鴻控股公司設立在開曼群島,要發放股利,得由中國匯到開曼的控股公司,一旦資金匯往海外都必須被中國政府課徵17%∼20%的高稅率。此外,宸鴻發的股利須併入個人海外所得,達600萬元以上就必須課稅。

② 台灣由於採取二稅合一制(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及個人綜合所得稅不重覆課稅),因此個人取得股利收入中,發給公司已支付企業所得稅部分可以作為個人所得稅的 抵稅額。參與公司除權息在稅負上是否有利,要端看企業的可扣抵稅率與個人適合綜合所得稅率何者為高而定。

③ Gordon(1963)提出「一鳥在手理論」(bird-in-the-hand theory)認為經由保留盈餘再投資而來的資本利得的不確定性比立即收到現金股利還高,因此投資人會比較偏好提高股利發放。
④ 依據訊號理論,管理階層所選擇的資本結構可能透露公司未來前景的資訊,因此增加股利發放傳達著看好公司未來前景。
⑤ Miller和Modigliani(1961)提出股利的「顧客效果假說」,認為不同類型股東對不同股利政策各有其偏好。(本文選自個案13,陳若雲 整理)


作者︰
李華驎(Russell H. Lee)
1971年生,畢業於政治大學財稅學系。
由公司業務員起家,進而陸續擔任傳統產業公司和投資公司總經理,具有豐富的企業經營和投資實務經驗。作者並以Rus為名長期經營「RusRule」部落格,針對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及公司治理議題發表看法,為網路知名作家。

鄭佳綾
政 治大學會計學系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會計學系碩士、澳洲國立科廷大學會計學博士,目前為輔仁大學會計學系助理教授。致力於管理策略與公司治理教學個案 的撰寫,並以互動啟發的個案教學,結合學理與實務。研究領域為管理會計、公司治理與道德決策、企業社會責任。學術論文曾發表於《中山管理評論》、 ManagementDecision、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Development Issues等期刊。

出版:先覺出版 (2014年2月)

書名: 公司的品格:22個案例,了解公司治理和上市櫃公司的財務陷阱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2014.12.31盈再表-散裝海運股

散裝海運,景氣循環股,持續等待

只能選散裝海運股中的A咖

2014.12.31

2637慧洋

2606裕民

2605新興

5608四維航

2612中航

2617台航

2601益航
大洋百貨

--------------------------------------------------

下面有2012年當時幾散裝海運股的盈再表


Grace2  發表於 2012-6-15 16:54 

許久以前我曾從事散裝運輸服務, 有些經驗和記憶.

一般散裝運輸業其實分工很細, 不同的船東經營不同的航線; 貨物 (米; 糖, 礦...) 以及船型 (i.e. 巴拿馬極限型; 海峽型及一兩萬噸的小船...); 也有一些多用途船是可以裝載散裝貨或貨櫃的; 另外還有我們知道的水泥船; 油輪等特殊用途船. 如裕民就擁有多艘水泥船; 專載自家的水泥. 空暇時再在市場上攬貨, 這是裕民的優勢; 既是船東(供)也是貨主(需).

通常船東都有長期合作的夥伴 (租船人, 貨主及租船經紀); 有些造船計畫甚至是先簽訂了租約的. 而且也貸款的. 景氣不好時造船, 條件好還不用等, 再說十艘船也是分期交船的, 他等的就是下一波的榮景. 因為散裝運輸是兩造間的私人契約, 景氣好時, 運費可以是谷底時的兩倍, 而船價就更具想像空間的. 這是一個"大"的商業世界.

以上和同學分享



航運業2006

From: mikeon
Sent: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7:07 AM


昨天上課Frank桑,在航運公司上班,

幫我們講述了航運業的概況:
運輸業中以陸運、貨櫃受油價影響最大,因難轉價;航空業可轉價。
散裝輪中又分為日租型及長約型,
日租型如裕民有29艘船一半在現貨市場,
日租金與BDI(波羅地海指數)密切相關,與油價相關。
長約型如新興,只收租金,像房東一般,與油價無關。

BDI 指數包括BCI、BDI與HANDY三指數,

其中BCI為海岬型(Capesize)15萬-18萬噸;
BDI為5萬-8萬噸的巴拿馬型。
海岬輪租金於2003年飆漲到50年新高,
由2000-02年的14,000-18,000美元,
到100,000-110,000美金,
而一艘船的成本,含利息、船員薪資才12,000美元。

散裝租金的飆漲主要是因近年BRIC四國、

墨西哥等對鐵、煤、穀物需求大增,
而鐵、煤的開採速度卻很慢,
導致輪船常大排長龍在港口外等待。
因塞港嚴重,船的運送效率低,
而需更多的船加入運送行列。

輪船造價近年也因鋼價上漲而上揚,

散裝輪2004年漲到3,500-8,500元,
而裕民之前的造價才2,5000美元。
一艘船的年限20-25年。
租金高漲,舊船的折舊多已攤提,
是近年散裝業如裕民、新興獲利大增的原因。
因造價上升,散裝業未多造新船。
新船多半集中貨櫃輪,未來供過於求嚴重。
萬海主要以近洋為主,近來新增遠洋航線,
但競爭力不強,
因它用的是比較小的船4千TEU在跑,
不如長榮的8千TEU。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股價低於淨值的好股大淘金(慧洋)

Money錢2014年12月號第87期
股價低於淨值的好股大淘金

12檔低股價淨值比股
慧洋淨值48.47,11/20股價35,12/5股價35.95

F-慧洋 經營穩健 受惠油價下跌

這標題後段寫的怪怪的
散裝航運商F-慧洋(2637)12/5表示,由於公司多數船舶為出租,油價變動風險由客戶負擔,慧洋自營船占營收比重僅一成不到,受惠油價下跌程度有限。

看好原因第2點:目前BDI是續跌又往下了


近三年現金股息
1.5->1.75->2->?(2.25嗎?)

藍董今年2014年在股東會上說,明年股利會發比今年多,明年再觀注有沒有多發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坐擁百艘節能船隊 F-慧洋營收將增20%

無懼散裝輪景氣衰退,每股獲利上看4元
坐擁百艘節能船隊 F-慧洋營收將增20%
Smart智富月刊 187 期  撰文者:許家綸2014-03-01

國內最大的散裝輪船隊-F-慧洋(2637),4月將有1艘新船在日本九州下水,這家國內最賺錢的散裝航運公司今年預計共有10艘新船下水,將使該公司船隊正式突破100艘。由於全是節能新船,早被客戶統統租下,因此,即使散裝輪景氣還未復甦,慧洋全年營收卻可望成長逾20%,順利突破百億元大關。

散裝輪景氣已衰退5年,反映產業景氣的BDI(波羅的海乾貨散裝船綜合運費指數),目前只有2008年5月景氣高峰時的十分之一。儘管BDI指數去年曾反彈大漲逾2倍,可是今年來就大跌49%,顯示散裝輪船隻仍供過於求。

景氣不好,這家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長期領先同業的海運公司,未來2年卻有27艘節能船會密集交運,再搭配今年同步開始汰換船齡15年的舊船下,預估到2017年初,船隊規模將擴至110艘。

經手超過120艘散裝輪、被同業封為全球「造船冠軍」的慧洋董事長藍俊昇對《Smart智富》月刊直言,去年BDI指數一度反彈,讓市場以為散裝航運景氣已經見底,事實不然,目前市場上船隻運力仍是供過於求。不過,「只要有節能船就會很好做生意!這將是從今年起會陸續發酵的趨勢」。

年過半百才創立慧洋的藍俊昇,公司起步雖晚,但有37年管理船務經驗的他,堅信不景氣才是大舉擴張的好時機,因此這波景氣雖然壞5年,慧洋的船隊卻從37艘一路擴充到逾百艘,成為繼長榮集團之後,台灣第2個擁有百艘船隊的海

運公司。這位常把「不做第一,要做最好」掛在嘴邊的散裝輪大王,為什麼如此看好節能船後市?


▲(圖1)法人預估今年散裝輪供需表現可望翻轉
優勢多》油料費可省2成
設計符合各國環保法規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看好F股票將受聰明資金青睞

看穿股權結構眉角六年賺五倍-傅君玉


看好F股票將受聰明資金青睞

傅君玉近來增持了一檔持股F-慧洋,他的理由是,財政部提高富人稅後,將使有錢人找尋避稅管道,放眼台股中,以海外來台上市的F股,在節稅上最方便。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黑傑克,今周刊專欄作者---慧洋海運2013/1/10


黑傑克,今周刊專欄作者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blog_content.aspx?id=779

2013/1/10
慧洋海運

這家是我的定存股,幾年前在興櫃開始買,一直持有到現在。

最近日圓貶值,慧洋海運是少數受益股,因為帳上借款,都是日幣。經營團隊有些認知跟同業差很多,只在日本造船廠造船;船還沒下水,就跟航商簽長期租約;散裝船,但是以小船為主,因此跟煤炭、鐵礦砂的國際行情相關性低。因為有這些怪僻,不受資本市場喜歡,本益比一直不高。

話說回來,整個航運股的本益比都不高,波動度太大,成長性有限。

當年要轉上市的時候,日圓曝險部位高,頗受爭議。公司認為,日圓不可能一路走高,不需要避險。這大概是跟日本供應商與客戶長期交流的心得,日本人沒騙他,他們自己在匯率上也吃大虧。

日圓的利率應該比美元低很多,前幾年,亞洲人普遍認為美元只會貶值,很多公司都拼命借美元,搞得亞洲美元利率飆高。結果現在外匯市場風向轉了,當年很厲害借美元的公司,現在頭殼溫度應該很燒。

避險是教科書說的,媒體或研究員也很喜歡這個詞,但是這成本很高!昨天講台灣金融業沒前途,從這事就看得出來。避險應該是金融業提供的服務,而且是高利潤的業務,但是台灣政府規定,避險要交給老外做,自己不能做。香港金融業的繁華,有很大比例是靠台灣這種怠惰貢獻的。去年國泰蔡宏圖,試著向金管會提出改變的可能,沒看到後續報導。估計只要陳裕璋在位一天,就不會有新業務,台灣就繼續當金融被殖民地吧。

一般企業經營,就別妄想在匯率上賺錢,不要在這上面出狀況就好,最好是像台積電一樣,收入是美元、成本也是美元,自然避險。賺的錢要換成台幣,但這只影響賺多賺少,對公司經營沒有危害。慧洋算福大命大,這關險險讓他過了。

慧洋另一個讓資本市場難以理解之處在於資本運作,有兩年,又辦現增、又配現金股息。公司認為很正常,一來經營有獲利,本來就該分配給股東(這個讚!),所以要配現金股息;如果營運有需要,錢不夠,當然就辦現增,讓股東掏錢。這兩個是獨立事件,互不干擾。

以前會覺得,左口袋換到右口袋,加上現增跟配息的作業成本都不低,還有稅的問題,同一年度配息加現增,實在蠢得有剩。看了幾年之後,似乎也有道理。穩定配現金股息,是公司的責任,這沒啥好討論的。至於要不要辦現增,擴張船隊,這就是對產業的展望,屬於經營者的責任與權限。當然也可以繼續討論,不然就借錢好了,反正現在利息那麼低。可是,借錢,又牽扯到前面說的匯率問題,用貸款取代增資,會讓問題更嚴重。

有天跟造船的朋友講到這,討論半天,這行業資本密集,從上游到下游,都在嚴密做資本負債的管理。做不好的,一次循環就出局。能活過兩、三個循環的,大概都建立起自己的財務操作模式,想改也不太可能。

前兩天,藍董談到景氣的看法,他認為上半年新船下水多,運價還是不好;下半年,拆船的量會增加,過度的供給被裁減,循環有機會往上。

我對這段話的解讀:沒談到需求,應該是普普。中國需求因素停滯,美國製造起來,對跨洋運輸的需求有大影響。供給過剩是事實,而且在惡化中,因為新船下水不會放在海裡生鏽,舊船拆解要看狀況。今天說要拆,後天運費漲了,就又有人變卦。所以靠拆船來解決問題,這個不可靠。

左來右去,這家公司,還是沒多大成長性,依然是定存股,賺差價的機會太低、太低。